本报讯 (记者 谢雷鸣) 11月3日至5日,2017年中国(北京)国际果蔬展览会在北京举办,来自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法国、南非、泰国、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300余名参展商、500多个新品种、1200余家品牌亮相。现场,很多展台布满了新鲜水果。
据悉,该展会已举办了9届,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与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。为促进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果蔬贸易融合,今年展会特邀菲律宾作为主宾国,并展示了20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果蔬产品。为扩大国产果蔬出口,在现场特设展区,重点展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,产品涉及800多种果蔬产品。
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,国内果蔬进口商、各大果蔬批发市场采购商、连锁超市、果品连锁店、电商、微商、种植商等专业买家积极洽谈合作;来自美国、欧洲、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采购团也应邀而来;参展商则展示了各类果蔬与先进技术,后者涵盖了种苗、果园管理、农资、包装、产后处理、冷链物流等。
“我们今年特意来参展,寻求合作机遇。”陕西渭南展商杨博告诉记者,拓宽营销网络、扩大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越来越重要,已逐渐成为商户的共识。作为陕西绿源基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经理,杨博谈及拓展方式时表示,目前采取网络直销、订单采购、团体采供等方式,依托国内国际产品需求平台和网络,力求实现效益增长。“最主要的还是提升品牌。”他如是说。
至于如何提升品牌,展览期间举办的论坛上,专家、企业家见仁见智,各抒己见。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庆超表示,国内水果品牌应当走差异化路径。“品牌经济是符号经济、关系经济,应当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。”他还认为,果蔬生产具有区域独占、资源共享、效益微薄等特点,应当将区域整合力和区域联动力结合起来。